债务转移可不是简单签个协议就完事
最近遇到不少朋友咨询债务转移的事,有企业之间三角债要处置的,也有个人想转让网贷债务的。说实话,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,以为双方写个纸条就能搞定,结果最后吃大亏。上个月刚处理完一个案子,就因为漏了公证环节,30万的债权直接打了水漂。
1. 债权人同意是铁门槛 《民法典》第551条写得明明白白:债务转移必须取得债权人书面同意。去年有个做建材生意的王老板,私下把200万债务转给合作伙伴,结果债权人压根不知情。后来被法院认定转让无效,王老板还得继续还钱。
关键点:
2. 新债务人的偿还能力要摸清 去年杭州某担保公司接盘了800万债务,结果发现接手的是个空壳公司。建议做三件事:
3. 合同里必须写明这四个条款
| 必备条款 | 具体内容示例 | 风险提示 |
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债务明细 | 本金+利息计算方式+违约金额 | 模糊表述可能导致争议 |
| 担保约定 | 原担保是否延续/新增担保 | 未约定视为担保消灭 |
| 违约责任 | 迟延履行每日0.05%违约金 | 法院支持年24%封顶 |
| 争议解决 | 明确诉讼管辖法院 | 异地诉讼成本高3-5倍 |
案例:2023年上海二中院判决书显示,某公司因遗漏『从权利一并转移』条款,导致价值50万的抵押权失效。这些细节最容易踩坑:
律师建议:涉及房产抵押的,务必在转移后15个工作日内办完:
这些债务打死都不能转:
最近遇到个设计师想把装修合同债务转给徒弟,业主直接起诉到法院。法官明确说:「这种基于个人专业技能的债务,不是换个人就能履行的。」
实用建议:
最后提醒:千万别省公证费!5000块的公证可能保住50万的债权。去年有份没公证的转让协议,因为签字真实性存疑,官司打了两年半还没结果。